展覽推薦|張洹大型個展“灰燼中的歷史”亮相冬宮

展覽推薦|張洹大型個展“灰燼中的歷史”亮相冬宮
2020年09月07日 18:48 新浪藝術

  新浪訊,2020年9月9日,由迪米特里?奧茲科夫(Dimitri Ozerkov)、阿娜斯塔西婭?偉雅廓(Anastasia Veialko)和巫鴻聯合策劃的《張?。夯覡a中的歷史》展覽在俄羅斯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開幕。

圖片由藝術門畫廊和藝術家共同提供,版權@張洹工作室 圖片由藝術門畫廊和藝術家共同提供,版權@張洹工作室 

  作為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博物館之一,俄羅斯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首次為中國當代藝術家舉辦個展。此次展覽將展出的三十余件作品,分別取自藝術家的四個創作系列:香灰畫,記憶門,轉世革命/愛,和冬宮佛裝置。張洹創作的多件《我的冬宮》新作品靈感來自藝術家的首次圣彼得堡之行。此次展覽將在冬宮尼古拉斯大廳中完整呈現,展覽呈現的一系列作品均彰顯了張洹在傳達其審美判斷和社會評判時,對非常規材料和技法的慣常運用。

  張洹運用香灰和老門板這兩種媒介,描繪中國與俄羅斯歷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瞬間,展現了中俄兩國的兄弟情誼,尤其是《我的冬宮》系列中的記憶門淺浮雕作品,是藝術家受博物館啟發而專程創作的。此次展覽由四個組成部分——記憶門:我的冬宮,香灰畫:我的冬宮,轉世革命/愛(紅色丙烯畫),冬宮佛。

圖片由藝術門畫廊和藝術家共同提供,版權@張洹工作室 圖片由藝術門畫廊和藝術家共同提供,版權@張洹工作室 

  記憶門:我的冬宮

  展廳: 入口大廳,冬宮

  在經歷了八年的旅居生活后,張洹在2005年回到了中國。這一時期同時標志著張洹從表演藝術過渡至基于物體為對象的藝術嘗試。海外的這段經歷讓他重新發掘自己與祖國的緊密關聯,包括在文化與藝術層面上的。藝術家解釋道,“當我回到中國后,我對日常生活中的傳統習俗與宗教有了一種更深切的體會?!?/p>

  在這樣的啟示下,張洹使用在中國山西省北部偏遠地區收集來的一批老門板,制作了一系列名為《記憶門》的淺浮雕作品。他引導工藝嫻熟的師傅在老門板上運用古老的東陽木雕技法:先將歷史圖像裱在老門板的表面,再通過淺浮雕技巧繼續在木板的圖像上進行雕刻。藝術家親自監督整個制作過程,并判斷何時作品已達到全部完成的界點。通過淺浮雕, 張洹將過去與當下兩者之間建立起了錯綜復雜的關系,好似每扇老門板都刻有往昔的記憶。

張洹, 我的冬宮7號, 2019, 木刻浮雕, 327 x 124 x 12 cm; 129 x 49 x 5 in , 110 kg張洹, 我的冬宮7號, 2019, 木刻浮雕, 327 x 124 x 12 cm; 129 x 49 x 5 in , 110 kg

  在入口大廳中,陳列著一批為此次展覽而特別制作的新作品。這些《記憶門》參考了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館藏。雖然這是藝術家首次對冬宮的訪問,實則在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上,張洹就曾被艾爾?塔什博物館所策劃的俄羅斯館深切打動;同時,亞歷山大?索科洛夫(Alexander Sokurov, 生于1951年)和亞歷山大?希什金 - 霍克賽(Alexander Shishkin-Hokusai,生于1969年)的裝置作品激發了張洹去探索“俄羅斯方舟”的想法。通過復制品,藝術家早先對博物館的館藏便有所了解。在參觀博物館時,他也親自挑選出了一些作品作為創作的原型。新系列作品標題名為《我的冬宮》,強調著藝術家想要通過作品傳達出的一番親密情感。

  張洹,我的冬宮4號, 2019, 木刻浮雕, 274 x 123 x 15 cm;08 x 48 x 6 in, 105 kg  張洹,我的冬宮4號, 2019, 木刻浮雕, 274 x 123 x 15 cm;08 x 48 x 6 in, 105 kg

  雖然藝術家在多件作品中對艾爾?塔什博物館藏品中的圖像進行了借用,《我的冬宮4號》是其中的例外。在這件淺浮雕創作中,雕刻的是一張具有重大意義的照片:漢學家保羅?貝利奧特在當時剛剛被發掘的敦煌藏經洞中。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佛教中心已經接受了來自多個國家的科學考察,俄羅斯也是其中之一。 一批敦煌文物由艾爾?塔什博物館珍藏,而其中的一些手稿則由毗鄰博物館的俄羅斯東方研究所收藏。

圖片由藝術門畫廊和藝術家共同提供,版權@張洹工作室 圖片由藝術門畫廊和藝術家共同提供,版權@張洹工作室 

  香灰畫:我的冬宮

  展廳:尼古拉斯大廳,冬宮

  在2000年代中期,張洹開始使用源自佛教寺廟的香灰進行繪畫創作;這個想法源自對上海龍華寺一次儀式活動之后遺留下的香灰灰燼進行的思 考。當了解到香灰在儀式結束后便毫無用處時,張洹即與江浙兩省的寺廟達成了向它們定期收集香灰的協議。成桶的香灰在到達工作室后,根據 形狀大小和陰影被進行仔細的分類,最后成為一套完整的藝術材料體系。

  藝術家將香灰視為重生的象征:一種能夠概括死亡與不朽永存的媒介。香灰畫系列中的作品暗含著對陰陽調和之道哲思的體現。通過將這番矛盾 的二元性放置在一個歷史的大環境中,張洹制作出大型的香灰畫。其中的每一片微小顆粒代表著歷史上的人物個體,同時,香灰的脆弱特性又預 示著一種無常與轉瞬即逝的概念?!皩ξ叶?,香灰不僅是一種繪畫的媒介。它代表著一種中國人民的集體記憶,靈魂和祈禱的象征”,張洹如 此說道。

圖片由藝術門畫廊和藝術家共同提供,版權@張洹工作室 圖片由藝術門畫廊和藝術家共同提供,版權@張洹工作室 

  《1964年6月15日》(2008–2012),是一幅極具紀念意義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群像香灰畫。經過數年的制作,這件作品目前懸掛于尼古拉斯大 廳的長廊墻壁。這張攝于張洹出生前幾個月的照片,立刻引發了藝術家的興趣。他相信,只有在中國而不是別的地方,才能拍攝出人群如此龐大的場面。

圖片由藝術門畫廊和藝術家共同提供, 版權@張洹工作室 圖片由藝術門畫廊和藝術家共同提供, 版權@張洹工作室 

  轉世革命/愛

  展廳: 西方大廳, 冬宮

  在張洹全新的繪畫系列《轉世革命》(2019)中,作品彼此之間具有著一種特殊的關聯性:藝術家在每幅看似無菌的全白色背景上統一使用紅色,同時通過這些熟悉的圖案與圖像特征表露出一股相似的情感深度。這部分大型畫布作品的創作起源是西藏的天葬習俗。在人逝去后,他們的尸體既不會被埋葬也不會被火化,而是留在戶外供禿鷲吞食。佛教傳統將此儀式視為悲憫眾生的慈悲思想的體現。

圖片由藝術門畫廊和藝術家共同提供,版權@張洹工作室 圖片由藝術門畫廊和藝術家共同提供,版權@張洹工作室 

  《轉世革命》系列中使用的紅色還呼應著張洹1993年首次公開表演的《天使》(Angel):渾身沾染著紅色的顏料,藝術家將一個塑料娃娃撕成碎片。正是在此次新系列的創作中,藝術家對死亡的必然性的思考,促使他重新回歸至美院學習時掌握的寫實繪畫藝術。這樣的過程代表著在一種新的精神層面的回歸:當手段被視為比結果更重要時,其中更關鍵的是經歷過程而非結果;只有這樣,身體與靈魂才能尋求到一種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重合與聯結。

圖片由藝術門畫廊和藝術家共同提供, 版權@張洹工作室 圖片由藝術門畫廊和藝術家共同提供, 版權@張洹工作室 

  冬宮佛

  展廳:冬宮大型庭院,冬宮

  《冬宮佛》這件作品描述的是人生之道,亦包含著文化之間相互影響的現狀。結合了藝術家對過往的挖掘而以此來不斷振興當下創作的理念,《冬宮佛》雕塑將佛教哲學與儀式相結合。

 張洹,冬宮佛, 2019,銅和鋼, 1210 x 910 x 630 cm; 476 x 358 x 248 in,7800 kg_1 張洹,冬宮佛, 2019,銅和鋼, 1210 x 910 x 630 cm; 476 x 358 x 248 in,7800 kg_1

  作品中的怪物形象似乎來自外太空,踐踏著飽含希望崛起的人類。作為對現實,權威和經典的顛覆,這件雕塑表達出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上帝之間,人與人之間以及國家之間的矛盾沖突。

  此次展覽由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當代藝術部門組織,作為博物館20/21項目的一個部分,同時也獲得來自多方的支持:一東基金陳寧寧太平紳士,李君寧博士和李小君女士,鄭喻??和Asymmetry藝術基金會,中國藝術基金會和藝術門畫廊。

  展覽信息

  展覽名稱: 《張?。?灰燼中的歷史》

  展覽日期:2020年9月9日至11月8日

  展覽地點: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關于藝術家

  1965年出生于河南省安陽市,張洹在1988年畢業于開封的河南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他接受了大量學院訓練,藝術生涯早期從事繪畫創作,受到藝術家倫勃朗?凡?萊因和讓-弗朗索瓦?米勒的啟發。1993年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碩士進修,并在這段時間開始了讓他身體和精神耐力備受考驗的一系列行為創作;同時繼續作畫,并進一步掌握攝影與雕塑藝術。1998年至2005年在紐約工作與生活的經歷極大影響了他的藝術生涯。目前,張洹工作和生活于上海和紐約。

  張洹將佛教和中國文化范式下的抽象和極簡主義相結合,在保持中國藝術家身份的同時,不斷努力用現代主義技法為觀看者帶來新的共鳴。他的創作主題包羅萬象包括宗教,家庭,政治,文化,貧困和饑荒。在張洹的藝術實踐中,他使用種類繁多的材質和工具為作品注入一種綜合性和觀賞性。

  關于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20/21項目

  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20/21項目由博物館于2007年成立,旨在研究和展覽來自世界各地的當代藝術,并由此建立博物館的當代藝術品館藏。在展覽規劃上,該項目著重于五個方面:當代藝術界知名藝術家個展,來自各國的年輕藝術家群展,建筑展,攝影展以及題為“冬宮大型庭院雕塑”的項目。作為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20/21公眾教育計劃的一部分,博物館舉辦了藝術家和策展人見面會,圓桌討論,大師班和藝術家競賽。迄今為止,該項目已舉辦了四十余個展覽。

  關于藝術門

  由林明珠??創?的藝術門畫廊,如今已成為推動亞洲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量之?。創?于2005年,藝術門在促進東??國際對話以及跨?化交流上?直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通過對年度展覽計劃認真規劃,藝術門為觀眾呈現美術館級別的高質量展覽,重新審視并挑戰亞洲文化實踐的看法。通過中國和海外藝術家的強力組合,畫廊致力于展覽策劃并注重市場培育。

  藝術門畫廊在?港的旗艦空間位于歷史建筑畢打?,上海的空間則選址在外灘的核?區域。

  不僅擁有國際化的團隊,藝術門的影響?更是遍及全球,參加了紐約軍械庫藝博會(The Armory Show)、科隆國際藝博會(Art Cologne)、?港巴塞爾藝博會(Art Basel)、弗?茲?師展 (Frieze Masters)以及?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等國際主流藝術展。

張洹冬宮記憶門

精彩視頻

產業資訊

明星公告欄

精彩原創

高清美圖

專題策劃

風向標

我愛試用

秀場庫

化妝品庫